盛心七频道 > 心理百科 >  职场压力 > 文章列表

如何在工作疲惫的状态下继续学习?

发布时间:2018-03-01 来源:王明灿(ID:wmc19870405) 关键词:学习 完成 任务

学习是比较痛苦的,没有一定毅力会学不进去。假如没有坚定的目标和决心,任何想要学习的状态都是“无法坚持”。换句话说,到了一定的“制高点”后,就会出现下滑。

当然,出现这样的情况也并非一人所致。很多在职场上工作的人士,特别希望能找个机会突破现有的困境,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但是往往回到家中,就缺乏动力了。

比如,我想考个证书,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买了一大堆的书籍放在家里。朝九晚五的工作以后,回到家弄完晚餐洗完澡,安安静静地坐在桌子旁,看了一下时钟,晚上八点半,正好。

于是你给你自己设定一个时间,嗯,八点半学到十点半,两个小时足够了。

然后在这两个小时的时间里,你学了大概一个小时吧,发现有些累了,拿起旁边的手机,开始不停地刷知乎,刷微博,刷抖音,看着一些有趣的文章或者视频,恍恍惚惚,一个小时的时间很快过去。

到了考试临近的时候,做了几套真题或者模拟卷,发现题目是如此之难,这时候才发现原来的学习是如此地缺乏效率,为自己感到着急。

“为什么我之前不好好学,我到底干什么了?”

“我不是学了很久了吗?每天都有两个小时,为何还是这种样子?”

“我好笨,连这点题都不会做,看来是没希望了。”

我想上述这些情况,在很多人身上都存在过吧?

原来的时候我也出现过这种情况,那是我在考心理咨询师的时候,复习的过程相当痛苦。当时我是这么学习的:

早上九点上班,下午五点上班,中午休息一个小时。在中午休息的这一个小时之内,我拿起手机APP开始刷题,刷一个小时的选择题,有错误的记录下来。

到了晚上下班之后,我跑去图书馆,学习三个小时。三个小时的时间内,我分为三个小段:

第一阶段是看课本,复习没有学透的知识点,例如心理测量学,这一块我复习不是很到位,那么我就着重的去看。

第二阶段我开始做题,做历年的真题,掐定时间去做,按照考试的正规流程进行,而且强迫自己要提前做完,命中率提高到75%。这么做的原因是在考场上考试因为会受到情绪方面的干扰,状态会略微下降,那么平时提高效率尤为必要。

第三阶段是错题总结。用一个记录本把平时做错的题目进行归纳,归纳以后再反复地练习,利用艾宾浩斯的记忆方法,强化记忆,力争做到把所有的知识点都融会贯通。

但是,在这过程中也不是没有出现瓶颈。差不多到1个小时左右,我的注意力就开始不集中了,各种开小差,题目看不进去,课本也不想看,反正各种烦躁,忍不住想找点事情做。

这种情况之下,我用什么方法缓解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呢?

听音乐。

戴着耳机,听各种日韩流行音乐、动漫音乐、意大利歌曲以及其它非中文歌曲,而且是听那种非常劲爆的那种,摇滚的性质,意图是通过强烈的外部刺激,达到恢复疲劳的目的。

不知道这种方法对于其他人来说好不好用,不过对于我来说就犹如一枚“强心剂”,瞬时打了鸡血一般,一下子就恢复了精神。

随后又可以进入学习的状态了。

上述我的做法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人,但是给我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我的感受是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人人都会有厌烦或者情绪崩溃的时刻,总会有不想学习的劲头,而驱使你产生动力学下去的,往往不是什么目标给你带来多大的效益,而是“计划转移”。

我相信,学习的动机是有的。就像前面例子所举的一样,你要考注册会计师,要考试,考完之后拿高薪,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再说明白一点,这个结果就像蛋糕一样,已经就摆在桌面上了,只要你伸手就触手可及,但是我们还缺少叉子和刀子,切开后来吃。

那么,学习的过程同样如此。很多时候,我们缺少的其实是一种方法,学会运用工具来提高学习的效率。除此之外,我们还缺少“有计划”的坚持。

相比较其他事,学习的最大痛苦在于“持之以恒”,而非“投机取巧”,职场的学习跟学校里面的学习不同,在职场上你学的是能力,而非证书和分数。那么,掌握能力才是你的根本目的。

那么,为了达到预定的目的,那我们在执行计划的时候,需要注重“目标建设管理”。

什么是目标建设管理?就是你在做每一件事情的同时,要按照“分步骤”的方式去做,而不是一口气吃下一个胖子。

比如,编辑给你一个任务,规定你一个月要交10篇稿件,给了你相应的题目,她对你说,这10篇稿子你写完交给我就行了,每个月月底前交。

当你拿到这个任务之后,你首先要想的不是完成它,而是要想怎么做。

“最后5天完成10篇,前面的25天在玩。”

“得到任务后5天之内完成,剩下的25天都去玩,去旅游。”

“每隔3天完成一篇,在这期间该做什么是什么,可以边玩边做,反正到月底的时候正好完成10篇可以交稿。”

突然间,我们就有了3个方案可以选择,而这3个方案,似乎都可以执行。如果是你的话,你会选择哪一个方案呢?

绝大多数人会选择第二种,唉,5天之内完成,剩下的25天都去玩,多爽啊,可以玩个痛快;还有些人会选择第一种,先玩够了再说,玩够了再做会更有效率。

而我不一样,我选第三种,3天完成一篇,月底交稿。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我有三个理由:

1.不累。3天一篇稿件很轻松,我可以仔细思考一篇文章的框架之后再去动笔,会让我思路清晰,不会混乱。如果短时间内写10篇稿件,脑袋会炸掉的。

2.效率高。5天之内完成10篇稿件,质量又有要求,仓促之下完稿,势必质量会得不到保证,反而还会影响自己的收入。

3.不会太闲。人一闲就懒惰,一懒惰就缺少效率,有些事情必须持之以恒,一旦中断就缺少状态。就像放了7天长假,回来后一下子没有工作效率一样,人都是追求“习惯”的这么一种思维。养成了习惯,处理事情就会很好。

一件事情,一个星期和一个月之内都能做完,在任务不是很紧凑的情况下,我们要尽量安排一个月的时间去做。

换成学习,也同样如此。

我不能把自己逼得太死,总给自己下什么死命令,我要在一个月内怎么样,完成什么目标,做什么;我应该是每天给自己设立一个“小任务”,做完任务就可以休息了。

比如,我今天做一份真题,这是我今天完成的任务,1个小时我做完了。OK,那么接下来的复习你就不要再做了。哪怕你给自己定了两个小时的学习时间,但是你完成了这个任务,就没必要继续下去,明天的任务是,把昨天做错的题目进行复习巩固,记住每一个错误的知识要点。

到了明天,你就把这个任务完成,完成以后,该玩游戏玩游戏,该约会就约会,然后接着睡觉。

这样的方法,实际上是循序渐进法。

我不追求过多的短时间内效益,我只追求任务的完成。我每完成一个任务,实际上我就升级了。

说到这,网络游戏的“功效”就出来了。我们玩的每一款网络游戏,不都是打怪升级的模式么,在不停地升级中追求成长的喜悦。

假如我们把这个“方式”运用到学习状态当中,不也是可以成功的吗?

别忘了,在职场上有很多的学习是可以看到“结果的”,给你画了一个饼,就等你去吃,当大家都找到自己的方法去吃饼时,你却眼睁睁地看到饼没去吃到,那就太遗憾了。

从学习的实践来看,每天学一点点东西比一下子囫囵吞枣的效果要好很多,它能让你保持恒定的状态不觉得疲惫,而且也会觉得很充实。

“我不跟你比短线,我跟你比长线”,看谁笑到最后,那么谁就是胜利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