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心七频道 > 心理百科 >  恋爱 > 文章列表

确认过眼神,我遇上对的人 | 一见钟情背后的心理学

发布时间:2019-02-11 来源:婚姻家庭研究与咨询中心(ID:familybnu) 关键词:钟情 一见钟情 心理学 异性 爱情

相信大家应该都看过经典的爱情电影《泰坦尼克号》,其中杰克和萝丝两位社会地位和贫富差距云泥之别的青年男女机缘巧合地相遇在泰坦尼克号上,杰克救下打算投海自尽的萝丝之后,他们可以说是一见钟情地爱上了对方,找到了属于真爱的快乐与幸福。虽然之后巨轮沉没,you jump I jump,杰克为萝丝牺牲生命给这段悲剧般的爱情故事画上了句号,但是他们在旋转楼梯相遇时一见钟情的对视,足以让我们的心里小鹿乱撞。

一见钟情是一种非常快速而强烈的情绪(affection),与两人因逐渐了解而发展爱情过程中产生的诸多心境(mood)存在速度和强度的差异(王代清,2009)。同时,一见钟情理性的成分更少,也更缺少爱情发展的成分与过程。

如果说恋爱中的人都是傻子,那么一见钟情的人可能被形容成疯子也不为过。一见钟情有着不可替代性,在第一印象产生之后,一见钟情的对象是无法与其他人相比的,即便其他的人或事物更加优秀。如果一见钟情能在相互了解之后变成真正的钟情,那么之后的亲密关系和婚姻也会相对更加稳定,最初的一见钟情也会变成最牢固的婚姻基础。

很多人心里都会渴望这种一见钟情的感觉。在心理学上,我们对一见钟情有更加科学的解释,而且不同心理学派别对于一见钟情的解释也不尽相同。

在这方面我们绕不开的就是弗洛伊德了。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十分强调潜意识的作用、在婴幼儿时期经验的影响以及性心理的发展。他认为,男孩和女孩在3岁到6岁的时候会分别出现恋母和恋父情结,进而会对同性别的家长产生十分矛盾的情绪:既想反抗他们得到自己爱慕的母亲或父亲的好感,又因为自己的幼小而害怕反抗的失败。儿童由于自己能力的弱小以及对同性别家长的屈服,通常会将这种恋父恋母情结升华,转化成对同性别家长的模仿与学习,采纳父母的性格与价值观,以超我的形式表现出来。在长大之后,他们所一见钟情的对象,就是有着幼年时期自己爱恋过的母亲或父亲模样的异性。

弗洛伊德的学生荣格在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基础上开创了新精神分析理论,他认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原始的对于异性的模型,我们称这种模型为意象。当这种对于异性的意象与你遇到的人越接近,你就越愿意和这个人去发展接下来的关系。当然,我们一见钟情的那个人也许就是脑海中那个原始的意象走进现实的样子。

但是这个原始的意象是怎么来的呢?荣格认为人格是由意识、个人潜意识、集体潜意识三部分组成的,其中集体潜意识包含着许多原型(archetypes),即是可以通过后天的人生经验显露出的先天的、无意识的行为标准。其中两种关于异性的原型就是阿妮玛和阿妮姆斯,阿妮玛指男性心灵中的女性成分或意象;阿妮姆斯指女性心灵中的男性成分或意象,在我们寻找配偶的过程中,阿妮玛和阿妮姆斯便会引导我们寻找最符合它们的异性,这也是荣格对于一见钟情的解释。

当心理学逐渐发展到现在,学界最盛行的学说之一便是认知流派。对于一见钟情,可以由认知图式理论进行解释,该理论认为我们会将所梦想的对象的各种特征储存于大脑之中,称之为“爱之图”。这张图式最开始由父母进行勾勒,再由身边的生活经历进行不同方面的修正,让图示成为爱情和亲情的结合。爱之图分为祖父祖母、父亲母亲、兄弟姐妹、师生明星等多种模式,年龄越大,脑海中的图式越清晰,当遇到异性时,视觉、听觉、嗅觉等感知觉所捕捉到的异性的特点,会在大脑中被进行快速的整合加工,并与图式进行对比,越符合图式的异性会更快促使激素的分泌,让你呼吸急促脸红心跳,陷入恋爱和崇拜的状态之中。所以在合适的时间遇见符合自己图式的人,便可以说是认知图式理论对于一见钟情的解释。

实际上,从统合的角度来说,一见钟情是亲情、爱情和本能性欲的一种混合的感情(周正猷,2014),而其中亲情和原欲的成分是最为重要的。

打一个比方,一个出生在父爱缺失家庭的女孩可能会对一个更符合内心的爸爸形象、比自己年长的“大叔”一见钟情。这其中既包含着希望婚后生活父女亲情的缺失可以在未来丈夫的身上得到一定的补偿和满足,也包含着幼年时期对于父亲单纯美好的爱恋,可以对符合自己潜意识中父亲形象的丈夫进行表达。

一见钟情并不仅仅在于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我们究竟会对什么样的人一见钟情,更加取决于对方是否是我们内心深处的那个隐秘的形象。将潜意识中的ta变成我们生命中的另一半,是将我们内心中的亲情、隐秘的原欲和后天的爱情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这样的爱情可遇而不可求,如果有,那就好好珍惜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