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分,分,谁的命根?
时间:2013年08月19日 来源:网络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7645590102eczo.html
自我有两种:真自我,假自我。
有真自我的人,他的心理与行为是从自己的感觉出发;有假自我者,他的一切是围绕着别人的评价而构建。有真自我的人,他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且,即便他没要到什么,他仍然有一种内在的自我价值感。有假自我的人,不管他的欲望看起来有多强,其实是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他要的,是别人都要的,只是,他希望自己要得更多更好,若实现了,他就觉得自己有高自我价值感,若不能实现,他的自我价值感就崩塌了。
一个社会中,若无数人有真自我,他们的行为都是从自己的感觉出发,而每个人的感觉势必千差万别,于是,他们的行为也就千差万别。于是,就有了哲学家罗素所说的那种境界——“须知参差多差,乃是幸福的本源”。
中国文化大批量地生产假自我,所以,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心理行为,都不是从自己的感觉出发。相反,他们要大家都要的,并期待自己要到最好的。
由此,就形成了高考独木桥。
高考,表面上是严重影响着考生的未来,但更根本上,是决定着一个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和一个家庭的“面子”。面子,即“我们”在别人眼中的价值感。后者是更为深刻的存在。
我听了成千上万的故事,很惊讶地发现,在中国,无论是什么样的家庭,都对孩子的考试成绩特别在意。即便做父母的,自己是高考的失败者,但通过其他的路取得了极大成就,他们仍然特别在意孩子的考试成绩。
并且,哪怕是父母以新意识自居,头脑上说,自己不在意孩子学习成绩,但事到临头,他们还是会发现自己严重地被孩子的学习成绩牵扯。
去年四月底,参加高中同学毕业二十周年聚会,期间和两个同学深聊。我们高中是省重点高中,而我们三个都是重点大学毕业。他们两个对我说,自己意识上,真的是希望孩子快乐就好了,但是,就是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在乎,一看到孩子的好成绩,就开心,一看到坏成绩,就难受。孩子的学习成绩带来的开心与难受的程度,胜过了其他一切事情。
为什么会这样?他们也不解。但聊着聊着,事情逐渐清晰了。他们的事业都发展的不错,家庭也和睦,“自己的人生也没什么好追求的了,就这样了。”但孩子的成长,却有着无限的空间,所以,将目光盯到了孩子的学习上,而学习成绩是对于“追求”与“成长”的最佳评价标准,于是,孩子的成绩不可避免地成了自己人生迟滞的他们的最在乎的点。
那一刻,我想,天啊,孩子的成绩,竟然成了父母的信仰。
今年四五月的时候,和一个来访者做咨询时,更进一步地明白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她是一位妈妈,孩子上小学二年级。她也是,意识上觉得,孩子是否快乐才是最重要的,成绩不重要。但是,孩子的成绩就是严重地牵扯她的心。
现在的老师们都懂得这一点,于是,每天给家长们发短信,告诉家长们你们的孩子表现如何成绩如何,成了全国范围内的普遍做
法。一次,她收到孩子老师的一个短信,说,你的孩子这次考了95分,而全班平均成绩是97点几分,你的孩子是倒数多少名。
看到那个短信的那一刹那,她第一时间产生的是羞耻感,这份羞耻感只是一闪现,然后转化成对孩子的生气。她去问孩子怎么回事,孩子说,哦,我有点马虎。马虎这个词,让她更生气。于是,她对孩子发了一通脾气。
分数,对你来讲意味着什么,会让你想到什么?我问她。
她脱口而出说:成绩好,一切都好。
这是什么意思?我再问她。
她想了想说:成绩好,老师会喜欢你,同学羡慕你,家长高兴,一切都变得顺利而简单,但成绩不好,你会失去这一切。
如果失去这一切又会如何?我继续问。
她说:那太可怕了。我一次数学考了三十几分,我立即想到死,不仅仅是想到死,而是有了生不如死的感觉。
这段对话让我明白,她的自我也是经典的假自我,她的自我价值感,构建在外界评价之上。学习时,成绩就是评价她的自我价值的标准,工作后,这个标准就变成了成就、收入与社会地位。
并且,工作后的标准,虽然也就那么几个,但不容易简单量化,而且多少是参差多差的,但学习时,尽管我们也说德智体美劳,但实际上,只有成绩才是可量化的指标,才是最显而易见地评价标准。所以,它成了绝对的、压倒性的标杆。
世上必然有无数条道路可走,但我们的应试教育体系,弄成了只有高考独木桥一条路可走,这并非是客观事实的呈现,而是普遍是假自我的我们的集体之心所创造出来的。
今年的高考已过去,成绩如愿的,祝福你们,愿你们在这条路上找到自己的真自我。成绩不如愿的,甚至高考失败的,同样祝福你们,愿你们能找到自己的路。
作为高考失败者,你可能正处于痛苦中,你对这样的说法会说:狗屁!但仔细觉知你的痛苦,看看这份痛苦是什么。
我的新浪邮箱收到了几万封信,其中约三分之一是中学生,咨询中也遇到不少考生,我发现,他们的痛苦中,列第一位的,绝不是高考成绩,而是高考失败后不知道如何面度父母、家人、老师、同学和朋友。他们觉得,自己已无脸见人。
最严重的,高考失败直接撕裂了他们的自我,他们干脆从此闭门不出,躲在家里,而且一定是一个小房间的世界里。
这根本不是客观事实上的失败,而是,他们以成绩或别人评价为核心的假自我破碎了。
若家有失败考生,希望做父母的意识到这一点。相信你们也会觉得面子上过不去,但请不要再将你们的挫败感传递给孩子,这个时候要理解与接纳孩子,并告诉孩子,真是抱歉,过去我们让你形成了考试成绩就是一切的心理,现在我们看看,怎样可以破了这种心理。
并且,我们真心希望,和你一起去看到,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附:武志红介绍
现工作于广州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1992年入读北京大学心理系本科,1996年入读北京大学心理系研究生,200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专业硕士,导师是国内著名的心理治疗学家钱铭怡。
2001年毕业后即来到广州日报社工作,主持
<广州日报>
每周六见报的"健康心理"专栏,在武志红心理工作室成立前,一直担任广州薇薇安心理咨询中心心理专家,恒缘心理咨询公司专家心理咨询师,参加过中德班精神分析第三届初级组。
他是心理专家,心理专栏作家。2005年6月开始主持心理专栏,文章涉及的都是生活中的琐事,如婚姻、恋爱、亲子、职场和个人成长等。文章极具特色,既有阳春白雪的境界,又能切实地帮助读者弄明白自己身边的事,因而受到读者欢迎,现在这个栏目已成为无数广东市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007年5月,专栏文章汇集成书,已出的两本书《解读“疯狂”》和《为何家会伤人》也受到读者追捧,第一次印刷的1万套在一个半月内售罄,算是一个不错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