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物,是心意还是负担?
时间:2013年04月28日 来源:盛心阳光 关键字:礼物 互惠
  付每一笔债务,就像上帝开的账单一样。
                 ——拉尔夫·沃都·爱默生
  几年前,有位大学教授做了一个小小的实验:他给随机抽样挑选出来的一群素不相识的人送去了圣诞卡片。虽然他也估计会有一些回音,但随后所发生的一切还是大大出乎他的意料——因为从那些素未谋面的人处寄来的节日贺卡雪片似的的飞了回来。大部分给他回赠卡片的人根本就没有想到过打听一下这个陌生的教授是谁。他们收到卡片,咔哒,哔,自动就回赠了一张。 这个实验规模岁小,却很巧妙地证明了我们身边最有效的影响武器之
一——互惠原理在人们的行为中所起的作用。互惠原理认为,我们应该尽量以相同的方式回报他人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如果一个女人帮了我们一次忙,我们也应该帮她一次;如果一个男人送了我们一件生日礼物,我们也应该记住他的生日,届时也给他买一件礼品;如果一对夫妇邀请我们参加了一个聚会,我们也一定要记得邀请他们到我们的一个聚会上来。由于互惠原理影响力,我们感到自己有义务在将来回报我们收到的恩惠、礼物、邀请等。因为这一类东西的接受往往与偿还的义务紧紧联系在一起。
  情人节的结束意味着口袋在经历圣诞、元旦、春节、元宵节数次出血后终于可以休养生息一阵子了,但脑袋还不能休息,要继续盘点收了哪些人的什么礼物,择时即使不能本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原则回赠,至少也要找机会等价奉还。
  小孩子最喜欢过年收压岁钱,却不知道自己有多少进账就意味着父母有多少花销。亏欠的感觉总是搅得人不能安宁,似乎这种人际交往中的“逆差”不消除就不能平等地交往,还会生利息。所以当你抱怨这几年结婚的亲友、同事太多都没钱随份子的时候,他们也在着急,欠下这么多人情,来日该如何偿还?
  日本人在给予他人,尤其是陌生人帮助或送礼物时都会比较谨慎。因为在他们的文化中,所有“情义”都要毫厘不爽地报答,否
page 1 of 3